*
*
*
*

傳統頸椎前路手術簡介

脊椎專區
2010-06-16
手術內容:
(1)手術於全身麻醉下進行,病患採正躺姿勢。
(2)橫向切開頸部皮膚,分開肌肉,以牽引器將氣管、食道及頸動脈隔開,露出頸椎間盤及椎體。
(3)使用手術顯微鏡下,將椎體(椎間盤)切除,並將壓迫脊髓或神經根之椎間盤、骨刺、韌帶等移除減壓。
(4)從腸骨切取適當大小之骨塊,磨成雙凸形狀,嵌入上下椎體之間此為骨融合。
(5)上下椎體及嵌入之骨塊分別打入骨釘,嵌上骨板,此為內固定之步驟。
(6)檢查有無出血點並予止血。(視需要)置放引流管,縫合肌肉及皮膚傷口。
(7)病患於手術後拔管轉至恢復室觀察。

手術風險:
(1)短期:
(a)神經根或脊髓傷害。
(b)傷口血腫。
(c)術後聲音沙啞。
(d)術後吞嚥困難。
(e)氣胸。
(f)食道穿孔。
(g)血管(頸動脈或脊椎動脈)傷害。
(2)長期:
(a)傷口感染:< 1%。
(b)骨融合不良。
(c)椎關節不穩定。
(d)聲音沙啞。
(e)吞嚥困難。
(3)其他:
  心肌梗塞、深部靜脈栓塞、肺炎等,視病患身體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。

替代方案:
(1)休息
(2)非類固醇類止痛劑。
(3)使用各式輔具 ( 如背架、頸部支撐輔具 ) 。
(4)頸椎後開手術:以頸椎椎弓切除或椎弓成形術達到減壓目的,或許再加上骨融合及內固定。傷口疼痛程度較嚴重。前開或後開手術之選擇,由神經被壓迫之位置決定。
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s
Facebook Line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