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椎牽引(Cervical Spine Traction)的作法及注意事項
物理治療
2010-10-10
前言:
以外力將關節拉開,即稱為牽引(Traction)。牽引不只對關節有作用,對放鬆緊繃的肌肉、肌腱或韌帶等也幫忙;因為這些不適常起因於神經根的壓迫,以牽引進行復健,來拉開神經根部位,可消除疼痛及改善關節的活動度。牽引可用在人體各關節的復健,不過臨床上以脊椎牽引使用較多。在常用牽引的脊椎復健中,胸椎因拉開不易、又與肋骨相連,所以牽引較常用在頸椎及腰椎的復健。
頸椎牽引簡介:
頸椎牽引有徒手牽引及機械牽引兩種方式,徒手牽引(頸椎整脊的一種)較耗人力,且必須有嚴格訓練的技術,在徒手牽引前必須有頸椎穩定度、骨質疏鬆、血管問題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僵直性脊椎炎等特殊疾病的測定,否則容易造成骨折、腦中風,甚至腦死等問題,所以頸椎徒手牽引做得不多,多以機械牽引為主。
頸椎牽引常用於頸椎退化性關節炎(頸椎骨刺)或椎間盤突出,併發神經根壓迫的病人,這類病人除了頸部疼痛之外,還會有肩膀及手臂抽痛、麻木的現象。不過若壓迫到中樞神經,則仍以手術為宜,例如頸椎狹窄的患者,因為很容易壓迫到中樞神經,所以很少用牽引的復健方式。
肌肉緊繃的患者,也可利用頸椎牽引放鬆。另外,頸椎外傷而沒有骨折或關節不穩定等問題,但壓迫到神經者,亦可利用頸椎牽引來復健,不過在復健前需先利用X光檢查,確定關節的穩定度。頸部神經根的壓迫通常以第五、六節居多,因此坐著進行頸椎牽引時,頸部需往前傾約廿五度,可使第五、六節椎間孔空間大些;如果是在高部關節受到壓迫,例如第二、三節,則頸部需伸直些,作用在適當部位的力量才會大一點,反之亦然。
頸椎牽引的方法:
頸椎牽引可坐著或躺著進行,前者較節省復健空間,後者則讓患者較輕鬆;但後者所使用的重量需較重些,還要克服身體與床之間的阻力才行,不過此一阻力比躺著做腰椎牽引小一些。目前較常坐著進行頸椎牽引。頸椎牽引的方式,可採用間歇式或半持續性方式。間歇式牽引通常是拉七秒後停十五秒,如此反覆持續廿至卅分鐘;牽引的重量可由體重的七分之一開始,逐漸增加到體重的四分之一為止。
半持續性牽引,則每次拉的時間比較久一點,一次持續廿分至二小時不等,中間不休息;重量由三公斤開始,逐漸增加到體重的七分之一為止。不過因每個患者的耐受度不同,也可減少到一次持續十分鐘,視患者的反應而定。部份患者有頸椎骨刺等問題,但沒有時間常到醫院,也可經醫師診斷後,使用家庭用較簡易的頸椎牽引設施,在家自行復健,但只有半持續性而無法做間歇式的頸椎牽引。 頸椎牽引的效果比腰椎牽引好些,通常二、三周可看到效果,大約八、九成的人有效。
注意事項:
頸椎不適常與日常生活姿勢不當有很大的關係,因此做頸椎牽引的患者,之後也要好好保養。例如看電視或電腦,螢幕高度最好與視線呈水平、或稍低於視線三、四十度以內最好;而身體也最好是正對螢幕,不要有必須側身或扭轉身體的姿勢。
此外有骨質疏鬆、關節不穩定、診斷不明確(例如可能有腫瘤)、頸部血管有問題(頭暈、昏迷等也包含在內)、顳顎關節有問題(例如咬合時容易不適)、骨折、頸椎脫臼尚未復位(復位後可做頸椎牽引)等,都不適合做頸椎牽引。若實行頸椎牽引造成患者症狀更嚴重,或感覺不適時,也應立刻停止,改變牽引方式或改用其他復健方法。
以外力將關節拉開,即稱為牽引(Traction)。牽引不只對關節有作用,對放鬆緊繃的肌肉、肌腱或韌帶等也幫忙;因為這些不適常起因於神經根的壓迫,以牽引進行復健,來拉開神經根部位,可消除疼痛及改善關節的活動度。牽引可用在人體各關節的復健,不過臨床上以脊椎牽引使用較多。在常用牽引的脊椎復健中,胸椎因拉開不易、又與肋骨相連,所以牽引較常用在頸椎及腰椎的復健。
頸椎牽引簡介:
頸椎牽引有徒手牽引及機械牽引兩種方式,徒手牽引(頸椎整脊的一種)較耗人力,且必須有嚴格訓練的技術,在徒手牽引前必須有頸椎穩定度、骨質疏鬆、血管問題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僵直性脊椎炎等特殊疾病的測定,否則容易造成骨折、腦中風,甚至腦死等問題,所以頸椎徒手牽引做得不多,多以機械牽引為主。
頸椎牽引常用於頸椎退化性關節炎(頸椎骨刺)或椎間盤突出,併發神經根壓迫的病人,這類病人除了頸部疼痛之外,還會有肩膀及手臂抽痛、麻木的現象。不過若壓迫到中樞神經,則仍以手術為宜,例如頸椎狹窄的患者,因為很容易壓迫到中樞神經,所以很少用牽引的復健方式。
肌肉緊繃的患者,也可利用頸椎牽引放鬆。另外,頸椎外傷而沒有骨折或關節不穩定等問題,但壓迫到神經者,亦可利用頸椎牽引來復健,不過在復健前需先利用X光檢查,確定關節的穩定度。頸部神經根的壓迫通常以第五、六節居多,因此坐著進行頸椎牽引時,頸部需往前傾約廿五度,可使第五、六節椎間孔空間大些;如果是在高部關節受到壓迫,例如第二、三節,則頸部需伸直些,作用在適當部位的力量才會大一點,反之亦然。
頸椎牽引的方法:
頸椎牽引可坐著或躺著進行,前者較節省復健空間,後者則讓患者較輕鬆;但後者所使用的重量需較重些,還要克服身體與床之間的阻力才行,不過此一阻力比躺著做腰椎牽引小一些。目前較常坐著進行頸椎牽引。頸椎牽引的方式,可採用間歇式或半持續性方式。間歇式牽引通常是拉七秒後停十五秒,如此反覆持續廿至卅分鐘;牽引的重量可由體重的七分之一開始,逐漸增加到體重的四分之一為止。
半持續性牽引,則每次拉的時間比較久一點,一次持續廿分至二小時不等,中間不休息;重量由三公斤開始,逐漸增加到體重的七分之一為止。不過因每個患者的耐受度不同,也可減少到一次持續十分鐘,視患者的反應而定。部份患者有頸椎骨刺等問題,但沒有時間常到醫院,也可經醫師診斷後,使用家庭用較簡易的頸椎牽引設施,在家自行復健,但只有半持續性而無法做間歇式的頸椎牽引。 頸椎牽引的效果比腰椎牽引好些,通常二、三周可看到效果,大約八、九成的人有效。
注意事項:
頸椎不適常與日常生活姿勢不當有很大的關係,因此做頸椎牽引的患者,之後也要好好保養。例如看電視或電腦,螢幕高度最好與視線呈水平、或稍低於視線三、四十度以內最好;而身體也最好是正對螢幕,不要有必須側身或扭轉身體的姿勢。
此外有骨質疏鬆、關節不穩定、診斷不明確(例如可能有腫瘤)、頸部血管有問題(頭暈、昏迷等也包含在內)、顳顎關節有問題(例如咬合時容易不適)、骨折、頸椎脫臼尚未復位(復位後可做頸椎牽引)等,都不適合做頸椎牽引。若實行頸椎牽引造成患者症狀更嚴重,或感覺不適時,也應立刻停止,改變牽引方式或改用其他復健方法。
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