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
*
*
*

腰椎椎間盤突出的診斷

脊椎專區
2010-06-18
主要分為四個方向來進行診斷:臨床症狀,神經功能檢查,電生理檢查及影像學檢查
  • 臨床症狀
  1. 腰背痙攣,脊椎活動受限制:有脊椎側彎畸形,側凸的方向取決於突出的髓核的位置與神經根的關係。腰椎生理前凸減小,甚至產生後凸畸形,側凸的方向取決於突出的髓核的位置與神經根的關係。
  2. 壓痛與放射痛:在病變的椎板間隙、棘突間隙或棘突上由壓痛,其中椎板間隙壓痛點常表示病變的所在,在急性期可引起根性下肢痛。在腰骶部和下肢有局限性壓點,若俯臥位檢查壓痛點不明顯時,可囑病人站立位,在伸腰挺腹姿勢下檢查,易於查明壓痛點。
  • 神經功能檢查:
  1. 運動功能:運動功能損害可分為肌肉萎縮、肌力減退,嚴重者癱瘓(少見)。L5-S1椎間盤突出,發生小腿三頭肌第3、4、5伸趾肌肌力減退或足蹠屈無力,癱瘓者極少 見。L4-5椎間盤突出症,出現頸前肌、腓骨長、短肌、伸拇肌和第二伸趾肌肌力減弱。可出現伸拇長肌癱瘓,嚴重者偶有足下垂。L3-4椎間盤突出症,主要 是股四頭肌萎縮,伸膝無力,癱瘓者極少見。
  2. 感覺功能:感覺損害分為:感覺過敏、麻木遲鈍、減弱或消失。L5-S1,椎間盤突出症,官爵損害位於小腿後外側、外踝、足跟外側、足背外側、第4、5趾。L4-5椎間盤突出症,感覺損害位於小腿前外側、足背內側、拇趾;L3-4腰椎間盤突出症,感覺損害位於大腿前內側、膝前。
  3. 反射功能:反射功能障礙分為反射亢進、反射減弱或消失,L5-S1椎間盤突出症,累及跟腱反射。L4-5椎間盤突出症累及脛後肌腱反射,L3-4椎間盤突出症,累及膝腱反射。
  4. 特殊檢查:
    • 直腿抬高試驗(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SLRT):病人仰臥位,兩下肢伸直。檢查者一手保持膝關節伸直,另一手緩慢抬起下肢,若在90°範圍內,產生下肢放射性痛為陽性,應記錄其角度。
    • 直腿抬高加強試驗(Bragard Test):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時,將患肢下落約5°,疼痛消失後,將足快速背伸,若出現下肢放射痛為陽性。本試驗僅是增加坐骨神經和腓腸肌的張力,故有坐骨神經病變(椎管內因素)者,可引起下肢放射痛,而對椎管外因素,如闊筋膜張肌、膕繩肌等肌肉損傷和病 變則毫無影響,故直腿抬高加強試驗一定是陰性。
    • 仰臥挺腹試驗:病人仰臥,囑病人用力挺起腹部,若發生下肢放射痛為陽性。若疼痛不明顯,可囑病人在挺腹時深吸氣、用力咳嗽或檢查者用手按壓腹部,若出現疼痛亦為陽性。
  • 影像學檢查
  1. X光片攝影是最常用的檢查方法,單純X光片攝影不能顯示椎間盤突出,其作用在於:
    • 獲取本病的間接徵象,如有腰椎退化,病變椎間隙椎體相鄰緣骨質硬化,椎體間隙變窄;在側位元X光片上顯示腰椎生理前凸減少或消失,椎體後緣骨質增生,椎間隙前窄後寬等徵象。
    • 量椎管橫徑及椎弓間距;發現腰薦椎有無異常,如脊椎滑脫、椎弓解離等以及有否腰椎結核、腫瘤等病變。
  2. 脊髓造影以及硬膜外造影、脊髓靜脈造影等都可間接顯示有無椎間盤突出及其突出的程度。
  3. CT和MRI掃描
    • CT可顯示椎管和椎間盤的形態,有無突出及突出的大小、部位;CT掃描時可同時行椎間盤造影(discogram),上述結構或病變的顯示更加清晰。
    • MRI能清晰、全面的顯示脊髓、神經根、馬尾神經與髓核間的相互關係。
  • 電生理檢查:肌電圖、神經傳導速度和體感誘發電位,可協助確定神經損害範圍和程度,治療效果評價。
診斷標準
  1. 反復發作的腰背痛合併神經根性下肢痛,腹壓增加、疼痛劇烈。
  2. 脊柱側彎,在病變節段的症狀側椎板間隙有壓痛,重者可引起下肢放射痛。
  3. 記住前屈受限,直腿抬高試驗陽性,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(L3-4椎間盤突出症為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)。
  4. 肌肉萎縮、肌力減弱、感覺障礙和反射異常。
  5. 影像學檢查:X光片呈腰椎生理前凸減小或消失,椎間隙變窄(前窄後寬),並能排除脊柱結核等骨性疾病。CT掃描對本病的診斷和定位能提供可靠的依據。必要時可行MR掃描或椎管內造影等檢查。
鑒別診斷:
  1. 腰椎管狹窄症(兩者可並存)
  2. 腰肌扭傷,肌肉筋膜疼痛症候群
  3. 第3腰椎橫突綜合症
  4. 腰椎滑脫
  5. 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症
  6. 腰椎結核
  7. 神經根腫瘤或脊髓腫瘤以
  8. 骨盆腔發炎、婦科腫瘤等。
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s
Facebook Line TOP